被骗110元报警可以追回吗多少钱(被骗1100元报警可以追回吗)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愈演愈烈,造成人民群众巨大财产损失。20日,中国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发文,要求公安机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查明的冻结资金,及时返还人民群众,并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返还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不法分子往往利用电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诱骗(盗取)被害人资金汇(存)入其控制的银行账户,实施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而银行则是“挽救”被害人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够协助公安机关依法对特定银行账户实施冻结措施。
为减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被害人的财产损失,确保依法、及时、便捷地返还已冻结资金,银监会和公安部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明确了返还工作原则、职责,返还条件、程序和方法以及被害人的义务。
规定要求,公安机关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被害人,并对权属明确的被害人财产作出资金返还决定,实施返还。公安机关要主动与被害人联系,依法办理资金返还工作,不得以权谋私,收取任何费用。
规定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及时协助公安机关实施涉案冻结资金返还工作。能够现场办理完毕的,应当现场办理;现场无法办理完毕的,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具体来看,《规定》要求以“溯源返还”为原则,由公安机关针对三种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返还方式。第一,如果冻结账户内仅有单笔汇(存)款记录,并可直接溯源被害人,则将资金直接返还被害人;第二,如果冻结账户内有多笔汇(存)款记录,按照时间戳记载可以直接溯源被害人,则将资金直接返还被害人;第三,如果冻结账户内有多笔汇(存)款记录,按照时间戳记载无法直接溯源被害人,则按照被害人被骗(盗)金额占冻结在案资金总额的比例返还。
“如果出现按比例返还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发出公告,公告期为30日,公告期间内被害人、其他利害关系人可就返还冻结提出异议,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审核。”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害人以现金方式、通过ATM或柜台存入涉案账户内,若涉案账户交易明细账中的存款记录与被害人笔录核对相符,可依照上述办法采取相应的返还措施。
为什么遭遇电信诈骗后,钱很难追回来
一旦遭遇电信诈骗,钱款往往难追后,这是因为根据转账记录找到的骗子账户根本不是骗子本人的,这些账户都是骗子雇佣农民工或者学生用身份证去银行开的,换句话说,这些账户的户主和骗子根本没什么关系,仅靠那个账户是不可能查到骗子的真实信息的。更何况,被骗的钱不可能只在那一个账户里,短短几分钟,这笔钱就能在几家银行的几个账户里转几十遍,最终汇向国外。
防诈骗查控中心20日揭牌
今年1月,经公安部授权,北京市公安局着手建设成立了全国公安机关唯一一家“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主要承担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案账号查询、止付、冻结以及通信工具的查询、封停等工作,为全国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供查控资金流、通讯流支撑。该中心20日在北京市公安局正式揭牌。
截至目前,“查控中心”已冻结全国涉案账户40余万个,冻结资金11亿余元;减少损失18亿余元;关停涉案手机号码13万余个、400号码近3万个。
认清18种常见的电信诈骗犯罪手段
1、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诈骗。
案例:嫌疑人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或是事主的身份资料与嫌疑犯有牵连,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或是其他司法机关,让事主核实,然后嫌疑人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帐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如贩毒、洗黑钱、涉嫌诈骗等),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清查,并将电话转给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其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的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或直接转账,实施诈骗。
2、以“车祸、摔伤住院”、“将人打伤、打死”需要赔偿为名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在预先了解事主及其亲朋子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事主亲朋子女上课、上班或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或朋友,通过打电话给事主家人或朋友,谎称其亲朋子女“出车祸”或“上体育课摔伤”住院,或在外将人打伤甚至打死,急需医疗费或者需要钱赔偿给死者家属,从而免受处罚等。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3、捡钱、捡贵重物品已邮寄回家,需要分红给同行的人诈骗。
案例:利用事主家中在外务工或是出差的时候,冒充事主亲朋子女短信或电话给事主说捡到几万元现金已经邮寄回家,但是同行的人要求分一部分钱,自己身上又没那么多钱,为了获得更大的便宜,让事主先给其打款,把要求分红的同行人安抚好,以免事情败露。事主往往有贪图便宜的思想,从而去银行汇钱。
4、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将所录制的QQ号码使用人视频播放给其好友观看,以骗其信任,最后以急需用钱为名向其好友借钱,从而诈骗钱款。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事先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购车/房人详细资料,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名义用电话或短信方式联系事主,谎称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并留下所谓“服务电话”或“领导电话”以骗取事主信任,一旦事主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6、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
案例: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多以XX(如上海等)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将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7、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或发送短信等手段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单位熟人(首次拨打,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么”等语言“套磁”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8、网络购物诈骗。
案例:嫌疑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事主与其联系后,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 “手续费”、 “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转账骗得钱财。
9、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10、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案例: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并模拟孩子、亲人的哭声、叫喊声,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11、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案例:嫌疑人先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把款项汇到某指定账户。再去核实时,就后悔莫及了。此种诈骗的嫌疑人往往是误打误撞,恰巧事主正准备办理汇款事项,因粗心大意不及多想,结果把钱款“汇”错了对象。
12、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
案例: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13、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14、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嫌疑人向手机用户发布“不想有血光之灾……”、 “如不将钱汇到xxxx帐户,就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产生后果,往往主动向指定帐户汇钱。
15、发布出售特价飞机票或者火车票的信息实施诈骗。
案例: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发布该类信息后,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后,便以需要订金等形式要求被害人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16、虚假贷款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假贷款信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17、“低价购名车”诈骗。
案例:此类诈骗犯罪中,不法分子主要利用事主贪图便宜的心理,向事主发送低价出售二手名车等虚假信息,短信内容一般为:“本集团有九成新套牌走私名车(而出售价格只是市场价的零头)出售”。待被害人拨打联系电话想要购买时,不法分子提出必须交定金、托运费等费用才能进一步办理,要求其向提供的账户汇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
18、发送招嫖等不法信息诈骗。
案例:嫌疑人通过拨打电话(往往是女性,从而降低事主的心理戒备)或是发送短信大致内容为:“本公司长期在***地为广大男同胞提供优质美女、处女特别服务,包您满意,不满意不收钱”。在事主答应和其进行交易后,嫌疑人会要求事主事先汇去一部分钱作为风险金,在交易完毕之后如果安全就只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价格收取费用,风险金会退给事主,要是事主不守规矩他们会采取报复。一旦事主给其打钱后,往往还会继续以各种理由要求事主继续打钱,直到事主发觉事情不对不再给其打钱时才收手。而此类诈骗的事主碍于法律和道德,往往不会来公安机关报案,从而会使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地诈骗他人钱财。
三大防骗高招
(一)注意各类电话、短信来源
接到可疑电话和短信时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保持镇静并仔细核实情况,千万不要抱有侥幸、怕麻烦和自以为是的心理。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戚、朋友商议,并及时拨打公安机关、金融等部门的多部正规常用电话进行多方查证核实。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账户信息,不要相信他人提供的电话。
(二)加强保密意识,防止个人及家庭信息外泄
犯罪分子之所以诈骗得逞,往往是从网上或其他途径掌握了被害人的有关信息后,再利用被害人的信息做文章,让被害人轻信,从而落入犯罪分子布好的圈套。因此,公民必须要养成保密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存款密码等告知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进行案情询问,更不会询问群众家中存款情况,以及要求转账等。
(三)本身要掌握一些常识性的知识
电信诈骗分子编的谎言是存在漏洞的,只要细心甄别,他们的把戏是可以看穿的。
如果不幸被电信诈骗后,自己如何及时避免经济损失?
1、在诈骗案件发生后,到公安机关报案时,应在简单说明案情后,要求警方暂缓办理接报案件手续(接报案件手续至少要2-3小时),而是在警方陪同下快速至银行办理冻结被害人自己银行卡的手续,阻止犯罪嫌疑人转账、提款。
2、如果能准确提供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可以拨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所属的银行客服电话查询该卡的开户地点并迅速到营业网点查清资金流向;如果不能准确提供银行卡号,可以到银行柜台凭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查询骗子的账号。
3、通过冻结涉嫌诈骗的银行卡号为公安机关破案争取时间。通过电话拨打该诈骗账号所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5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被冻结24小时,这项操作时为了防止嫌疑人手机银行转账。如果被骗的钱较多,一定要在次日的凌晨重复上述操作,则可以继续冻结24小时。进入网上银行页面,输入该诈骗账号,重复输错5次密码,同样可以使该账号冻结24小时,这项操作是为了防止嫌疑人网上银行转账。
来源:新金融圈综合自新华网、凤凰财经、新浪新闻中心、新华报业网、河北新闻网、一财网、经济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和讯理财、梧州零距离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10年后,你的房子将变成这样,难以置信!